请一定铭记!他们是临海的“八佰”
在那段14年的抗战岁月里临海人民遭受到侵略者的劫掠但不屈的临海人一直进行着顽强地斗争
在临海大地上,有临海人民保卫家乡英勇抗击日寇的身影在临海大地上,有临海人民毅然从军血洒祖国山河的壮举在临海大地上,有临海人民全力以赴无私支援前线的场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
唱响了一首首战歌
时光回到1931年……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侵占东三省,中华民族面临的危机逐步加深。日军的铁蹄震醒了临海的民众,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日益兴起。10月3日,临海各界民众发起组织抗日救国会,在城关道司里召开大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参加大会的回浦中学、女子师范、尚文小学、敬一小学、哲商小学、原德小学、民众教育馆、临海商会等组成的12支队伍,会后在城关大街小巷举行游行示威。大家手执小旗,臂缠黑纱,以示对日本侵略行径的抗议和对遇难同胞的哀悼。抗日救国会会员还和青年学生一起,组成“演讲队”、“提倡国货宣传队”、“仇货检查队”,分别到临海城区民众集中场所,向市民、商家、农民群众演讲,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宣传“提倡国货,御侮救国”的道理。抗日救国会还发动各界民众团体,运用戏曲、小唱、诗歌、漫画等各种形式,利用集市、庙会等各种场合,宣传抗日救国。他们还开展义卖募捐等活动,筹款寄给东北的抗日部队。
1937年抗战之初,陈叔亮就开始创作木刻画进行抗日宣传。1939年3月,周振东和县政工队歌咏股的队员一起在上盘乡的一堵墙上创作了《遭敌机轰炸下我同胞悲惨状况》的巨幅壁画。
邵家渡乡滩头村共产党员柳秀明、柳少云,在日军到来之前,召开以党员骨干为主的青年会议,进行迎敌武装准备,凡是能拿起武器和日军战斗的,都组织起来,带着自备武器,分工瞭望、设卡。6月26日,柳秀明、柳少云率20多名青年,在赤水一带警戒,发现有小股日军走近赤水下英铁地方。柳少云指挥大家在枫树林下埋伏,等候日军到来。日军靠近后,大家开枪射击。柳德兴手持全村唯一的一支俄式步枪,击毙了一名日军。其他人使用的都是土造的猎枪,射程不远,声音却很大,吓得其余日军赶忙拖着尸体原路退回。
驲山
6月25日,日军侵略大田。当天,屈家村绅士屈彦泽出面组织抗敌自卫武装。6月28日清晨,为日军探路的5个汉奸从绚珠村出发去屈家村,途经赤殿堂,被屈家村农民自卫队的岗哨抓获。从他们的口供中得知日军要进扰屈家村。不久,果有日军百余人沿大路向屈家村方向行进。守卫赤殿堂后山的屈家村自卫队奋起阻击,日军退回绚珠村。
当天下午3时许,占据大房村的1队日军在机枪掩护下向驲山顶猛冲,守卫山顶的大房村农民自卫队抵挡不住,向北面的西丁、东溪单方向撤退,但忘了拔去山顶的红旗。泄上、能仁、千洋村的农民自卫队看到山顶红旗还在,为支援大房村自卫队,拼命往山上冲,到半山腰时,遭到日军机枪的疯狂扫射,屈彦灶、屈仁文等12位自卫队员中弹身亡,另有4位队员受伤,其余队员边打边撤,退守山脚。双方对峙到半夜,日军才悄悄逃遁。
临海人民除了英勇保卫家乡外,还有许多临海热血男儿参军出征抗日,把一腔热血洒在祖国大地。据不完全统计,在抗日战争时间,临海有800多名英烈牺牲在抗日战场上。谢升标烈士就是其中一名代表人物。
谢升标(1903-1938),又名谢昇标,字若鹏,号小美。1903年出生于浙江临海县邵家渡西洋村(今临海市大洋街道西新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
1921年,谢升标从军,曾入军校学习,历任中校团长、上校旅长。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谢升标奉命率部到上海参加淞沪会战。在南翔战役中,谢升标得了个“虎胆英雄”的称号。1937年12月,谢升标被任命为苏、浙、皖游击司令,率部在江苏宜兴建立游击根据地,经常以破坏交通、夜袭等方式袭击日军。
1938年3月20日,国民党第59师与驻陆安桥、丁山、鸡龙山、飞皇岭一带的日军激战,第60师与陶坎头、晨山、八里棚等处之敌鏖战。当日,谢升标率部前去增援,队伍至长山一带与敌遭遇。这一带是日军撤退的必经之路,为了逃命,日军凭借有利地形,集中火力突围,子弹、炮弹从山上直泻下来。谢升标身先士卒,奋力堵截日军,战斗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年仅35岁。
时至今日,谢升标没有一张照片留存于世。“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句诗仿佛就是他一身的写照。
像谢升标一样,在抗日期间,无数英勇的临海人顽强地与日军作着殊死之战,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唱响了英雄赞歌。
编辑:汪璐霞监制:牟再